切實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視察時指出,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是“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
守著黑土不愁糧。作為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極為珍貴的土壤資源,黑土地歷經漫長的歷史歲月緩慢積累而成,是最肥沃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吉林素有“黑土地之鄉”美譽,黑土地面積達0.69億畝,占全國黑土區耕地總面積的24.82%。吉林省作為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調出省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高度重視土地肥力透支和有機質下降等問題。保護好黑土地,就是保護糧食安全,保護好黑土地,就是為子孫后代留下良田沃土和生存發展空間。
保護好黑土地,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以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保障土地資源安全、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加大力度、重點保護、全面規劃、統籌推進,不斷提高黑土區的耕地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一珍貴資源,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保護好黑土地,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來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堅持從保護和治理修復黑土地入手,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把黑土區打造成為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
保護好黑土地,要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統籌。既要轉變過去那種透支資源、污染環境的生產方式,也要防止出現片面強調“保護”、削弱糧食生產能力的情況。保護黑土地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糧食安全可持續、資源環境可持續。要通過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農業技術,實現對黑土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我們要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抓手,守好用好“飯碗田”,筑牢糧食安全底線,走出一條開發與保護并舉的黑土地治本之策,為我國黑土地保護提供寶貴經驗,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供保障,為子孫后代造福,更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主動。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