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警“夫妻檔” 抗疫一線演繹最美使命擔當
延吉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季芳旭)危難面前顯忠誠,危急時刻展擔當。面對本輪疫情的“大考”,有這樣一對醫警“夫妻檔”,舍“小家”為“大家”,不分晝夜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工作中的張光日

工作中的張光日
張光日是延吉市公安局新興派出所副所長,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他,本就與家人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自延邊州出現首例確診病例那天起,張光日就一直吃住在所里,至今已經二十多天沒有回過家。身為一名黨員的張光日深知,防疫工作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疫情面前,黨員在先。
從配合社區入戶排查,到封閉小區的管理,到社會秩序的維護......張光日身先士卒,帶領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積極參與防疫工作,以高昂的斗志、飽滿的激情和必勝的信心投身抗疫一線,與政府和衛計部門一起牢牢筑起基層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正在為群眾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的馬春燕

正在為群眾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的馬春燕
張光日的妻子馬春燕是延吉市醫院的一名護士。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馬春燕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我是負責核酸檢測的,工作期間用不了手機,只能抽空跟他打電話簡單地互相叮囑幾句,因為我知道他也很忙。”馬春燕說,作為市醫院核酸檢測點的護士,每天的工作量非常繁重,雖然對家里有著再多牽掛,但穿上防護服,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那一刻開始,就什么也顧不上了。馬春燕說,夫妻倆本身的工作性質就有夜班,就算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忙起來時,二人一個月也才能見上一兩次。
最讓夫妻二人惦記的,就是年僅8歲的女兒了。由于夫妻二人的父母都在國外,8歲的女兒被臨時托付給鄰居家的阿邁照顧。偶爾有時間和女兒視頻的時候,懂事的女兒告訴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你們就放心吧。”每每聽到女兒像小大人兒似的反過來安慰夫妻倆,他們對孩子的那份內疚便更深了。
張光日、馬春燕這對醫警“夫妻檔”同心抗疫,他們堅守著職業的使命擔當。他們相信,疫情會過去,通過所有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者的努力,一定會換來春暖花開的時刻。

工作中的張光日

工作中的張光日
張光日是延吉市公安局新興派出所副所長,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他,本就與家人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自延邊州出現首例確診病例那天起,張光日就一直吃住在所里,至今已經二十多天沒有回過家。身為一名黨員的張光日深知,防疫工作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疫情面前,黨員在先。
從配合社區入戶排查,到封閉小區的管理,到社會秩序的維護......張光日身先士卒,帶領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積極參與防疫工作,以高昂的斗志、飽滿的激情和必勝的信心投身抗疫一線,與政府和衛計部門一起牢牢筑起基層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正在為群眾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的馬春燕

正在為群眾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的馬春燕
張光日的妻子馬春燕是延吉市醫院的一名護士。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馬春燕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我是負責核酸檢測的,工作期間用不了手機,只能抽空跟他打電話簡單地互相叮囑幾句,因為我知道他也很忙。”馬春燕說,作為市醫院核酸檢測點的護士,每天的工作量非常繁重,雖然對家里有著再多牽掛,但穿上防護服,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那一刻開始,就什么也顧不上了。馬春燕說,夫妻倆本身的工作性質就有夜班,就算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忙起來時,二人一個月也才能見上一兩次。
最讓夫妻二人惦記的,就是年僅8歲的女兒了。由于夫妻二人的父母都在國外,8歲的女兒被臨時托付給鄰居家的阿邁照顧。偶爾有時間和女兒視頻的時候,懂事的女兒告訴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你們就放心吧。”每每聽到女兒像小大人兒似的反過來安慰夫妻倆,他們對孩子的那份內疚便更深了。
張光日、馬春燕這對醫警“夫妻檔”同心抗疫,他們堅守著職業的使命擔當。他們相信,疫情會過去,通過所有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者的努力,一定會換來春暖花開的時刻。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