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街道:“硬作風”鋪就民生“暖心階”
延吉市河南街道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堅持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勁頭,聚焦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用實作風“硬舉措”書寫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民生答卷。
“精準排查”夯實作風底色
河南街道組織社區網格員,對照“民生問題零遺漏”目標,逐街逐戶“敲門問需”。截至目前,已深入12個社區168家商戶,排查出230處臺階破損、地磚松動等隱患,形成涵蓋位置、破損程度、影響范圍的“精準問題清單”,建立“行走的臺賬”,杜絕“坐在辦公室畫圈”的粗放式管理。
精準排查問題的同時,街道還要求網格員同步收集商戶建議,例如“維修期間能否預留臨時通道”“材質是否防滑耐用”等各類建議,形成把問題“撈上來”、把訴求“帶回來”的良好效果,讓臺賬成為連接民心的“明細賬”。
“聯動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查擺出問題,重要的是治理環節。針對230處臺階破損問題,河南街道搭建“多方協商平臺”,召開“臺階維修圓桌會”,組織街道黨工委、商戶代表、社區黨組織、家政公司等多方參與,圍繞“維修時間如何錯峰”“后期維護責任如何劃分”等問題協商議事,形成“街道統籌協調、商戶配合施工、社區跟進監督”的責任閉環。
在維修過程中,還主動邀請商戶監督,完工后現場由商戶開展驗收,同步建立“門前設施定期巡檢”機制,將“一次性修補”轉化為“常態化守護”,讓民生服務從“解決問題”走向“預防問題”。
“打包修補”革新服務模式
河南街道創新“規模服務+規范流程”機制,建立“街道+社區+商戶”三方監督小組,從材料進場到施工驗收全程介入,避免“重復修、修重復”的浪費。
現如今,230處破損臺階陸續換上新面貌,不僅消除了老人絆倒、雨水積水等安全隱患,更讓商戶門前“顏值”與“安全值”雙提升。商戶李大姐連連點贊:“修的是臺階,暖的是我們群眾的心!”
接下來,河南街道將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抓手,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融入每一件民生小事,讓城市管理既有“精度”更有“溫度”,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實景。
初審:王曉彤
復審:王春榮
終審:王春榮
“精準排查”夯實作風底色
河南街道組織社區網格員,對照“民生問題零遺漏”目標,逐街逐戶“敲門問需”。截至目前,已深入12個社區168家商戶,排查出230處臺階破損、地磚松動等隱患,形成涵蓋位置、破損程度、影響范圍的“精準問題清單”,建立“行走的臺賬”,杜絕“坐在辦公室畫圈”的粗放式管理。
精準排查問題的同時,街道還要求網格員同步收集商戶建議,例如“維修期間能否預留臨時通道”“材質是否防滑耐用”等各類建議,形成把問題“撈上來”、把訴求“帶回來”的良好效果,讓臺賬成為連接民心的“明細賬”。
“聯動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查擺出問題,重要的是治理環節。針對230處臺階破損問題,河南街道搭建“多方協商平臺”,召開“臺階維修圓桌會”,組織街道黨工委、商戶代表、社區黨組織、家政公司等多方參與,圍繞“維修時間如何錯峰”“后期維護責任如何劃分”等問題協商議事,形成“街道統籌協調、商戶配合施工、社區跟進監督”的責任閉環。
在維修過程中,還主動邀請商戶監督,完工后現場由商戶開展驗收,同步建立“門前設施定期巡檢”機制,將“一次性修補”轉化為“常態化守護”,讓民生服務從“解決問題”走向“預防問題”。
“打包修補”革新服務模式
河南街道創新“規模服務+規范流程”機制,建立“街道+社區+商戶”三方監督小組,從材料進場到施工驗收全程介入,避免“重復修、修重復”的浪費。
現如今,230處破損臺階陸續換上新面貌,不僅消除了老人絆倒、雨水積水等安全隱患,更讓商戶門前“顏值”與“安全值”雙提升。商戶李大姐連連點贊:“修的是臺階,暖的是我們群眾的心!”
接下來,河南街道將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抓手,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融入每一件民生小事,讓城市管理既有“精度”更有“溫度”,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實景。
初審:王曉彤
復審:王春榮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