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
2021-10-08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會遇到種種的困難,一些困難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克服的,但有些情況下是需要他人幫助的。



春陽社區民政本著與愛同行,務實為民的宗旨。由社區書記朱偉通過網絡平臺找到了一則想要尋找幫扶一位貧困家庭學生愿望信息的延邊工商聯民營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解廣成。同時將扶貧對象,貧困學生張子漫(化名)以及子漫父母近況、家庭簡例及子漫孝敬父母、勤奮好學、幫助同學、樂于助人的材料事跡推薦給了解會長。解會長了解子漫的家庭情況后也積極運作,先后找到了兩位社會愛心人士。一位是龍井市龍輝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光,另一位是延邊廣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林。
9月29日下午愛心人士楊光女士和張慶林先生來到了資助對象張子漫的小區,帶來了米、面、肉等物資。乖巧懂事的子漫早早就來到樓下迎接。同時,子漫的父母也等候多時,感謝愛心人士并邀請大家上樓坐坐。
來到了子漫的家中,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整潔、干凈。之后映入眼簾的就是子漫的畫以及“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字。即使家庭遭受不幸,也要堅強自信地生活下去。
經了解,延吉市東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子漫是位貧困學生,她的父親張強(化名)肢體二級殘疾,母親徐露(化名)患有腦垂體瘤,在放射性治療,需要常年復檢、服藥與跟蹤醫治,因不能工作,又沒有生活來源致使家境貧寒,生活困難。
災難無情人有情,楊光女士和張慶林先生隨即向子漫的家庭捐款各2000元,總共4000元交給了子漫父親的手上。
“只要孩子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努力學習今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會一直資助你們,并常來家里看看”楊光女士說。
“這是我們企業的一份心意,生活的貧困不可怕,一定要鼓起勇氣,自信面對困難,社會上還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關注著你們”張慶林先生說。
“我們一定會好好培養女兒,不辜負這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要讓女兒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將來回報社會。”
離開子漫家之后,春陽社區書記朱偉又與解會長討論了是否可以建立扶貧“常態化”的一個設想。讓這種資助不是最后一個貧困家庭的終點,而是越來越多貧困家庭的起點。呼吁有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更多遭受苦難的家庭就會得到幫助。
春陽社區民政會積極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為愛心人士和貧困家庭可以常態化對接。
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遠方;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春日的雨,夏日的風,秋日的果,冬日的陽。




春陽社區民政本著與愛同行,務實為民的宗旨。由社區書記朱偉通過網絡平臺找到了一則想要尋找幫扶一位貧困家庭學生愿望信息的延邊工商聯民營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解廣成。同時將扶貧對象,貧困學生張子漫(化名)以及子漫父母近況、家庭簡例及子漫孝敬父母、勤奮好學、幫助同學、樂于助人的材料事跡推薦給了解會長。解會長了解子漫的家庭情況后也積極運作,先后找到了兩位社會愛心人士。一位是龍井市龍輝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光,另一位是延邊廣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林。
9月29日下午愛心人士楊光女士和張慶林先生來到了資助對象張子漫的小區,帶來了米、面、肉等物資。乖巧懂事的子漫早早就來到樓下迎接。同時,子漫的父母也等候多時,感謝愛心人士并邀請大家上樓坐坐。
來到了子漫的家中,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整潔、干凈。之后映入眼簾的就是子漫的畫以及“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字。即使家庭遭受不幸,也要堅強自信地生活下去。
經了解,延吉市東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子漫是位貧困學生,她的父親張強(化名)肢體二級殘疾,母親徐露(化名)患有腦垂體瘤,在放射性治療,需要常年復檢、服藥與跟蹤醫治,因不能工作,又沒有生活來源致使家境貧寒,生活困難。
災難無情人有情,楊光女士和張慶林先生隨即向子漫的家庭捐款各2000元,總共4000元交給了子漫父親的手上。
“只要孩子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努力學習今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會一直資助你們,并常來家里看看”楊光女士說。
“這是我們企業的一份心意,生活的貧困不可怕,一定要鼓起勇氣,自信面對困難,社會上還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關注著你們”張慶林先生說。
“我們一定會好好培養女兒,不辜負這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要讓女兒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將來回報社會。”
離開子漫家之后,春陽社區書記朱偉又與解會長討論了是否可以建立扶貧“常態化”的一個設想。讓這種資助不是最后一個貧困家庭的終點,而是越來越多貧困家庭的起點。呼吁有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更多遭受苦難的家庭就會得到幫助。
春陽社區民政會積極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為愛心人士和貧困家庭可以常態化對接。
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遠方;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春日的雨,夏日的風,秋日的果,冬日的陽。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守望都市|游太興紅色小鎮 聽抗聯英雄故事 ...
- 【新華網】吉林延吉:恐龍文化旅游風景區成新地標 國慶長假期間,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帽兒山恐龍文化旅游風景區內,鮮花開得正艷。花海內栽植的花卉品種以紅、黃、紫、粉各色百日 ...
- 【澎湃新聞】延吉交警加大專項整治 鞏固文明創建成果 ...
- 新華社:走進多民族社區——延邊丹英社區 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北山街道的丹英社區是一個由朝鮮族、漢族、蒙古族、瑤族等9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聚居的社區。多年來, ...
- 【國際在線】開足馬力!延吉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延吉各大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往穿梭,施工人員緊張作業,項目建設高歌 ...